追影少年

《阿拉姜色》最好的爱是长情的陪伴

昨晚看了《阿拉姜色》的点映,影片实实在在超出了我的预期,原先带着某种猎奇和想要看路上风光的心理,在一长段缓慢的情节推进后,开始进入人物的内心,沿途的风景倒成了陪衬,可以说观影是排除杂念的一个过程,让你去专注于人与人的情感,这一点与《冈仁波齐》很是不同,所以它更是一段内心苦苦跋涉的心灵之旅。

一个重组家庭,三个人,一段人生路......它让我想起贾樟柯导演《山河故人》里的那句台词: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。

影片的前半段是长长的铺垫,后半段是久久的感动和温暖......还有两点也算是励志,一是坚持,决定了就要坚持;二是耐性,做事和爱都需要耐性,交给时间,你所要做的就是耐住性子坚持下去。

人很奇怪,说是理性,往往容易头脑发热,又常常缺少耐性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,不管是亲密无间的爱情还是父子母女间的至亲之情,沟通很多都是无效的,更多的只是在自说自话,所以最好的是耐住性子的长情陪伴,特别是亲情,让生活和时间教育你,最终,爱会冰释前嫌,才明白“爱,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”。

同样地,看电影也需要耐性,如果不能“熬”住前面的铺垫,也就无法更深去体会情感积蓄的力量。《阿拉姜色》从一开始的镜头就给你一种熟悉的踏实感,一只蝴蝶在晨光的房间里飞舞,它敲打了几次关紧的玻璃窗,天快亮了,女主人公躲在被子里哭了,男主人公被吵醒,日常的一天开始了,你知道有事要发生,电影也就开始了......你也明白这不是那种制造惊奇和笑点的套路电影,因而有着真诚的质地,甚至带着一些即兴的创作,怎么开头、如何结束,中间拍到什么意外惊喜的场景和表演,我喜欢这些新鲜感。

容中尔甲老师昨晚说罗尔基从一个自私的爱变成后来更包容的爱,确实如此,不过表现他自私的爱的这两处细节——一处是妻子死去的当晚他在帐篷里无意中打开那个木匣子,看到妻子和前夫的合照,就赶紧把包放到外面,不让它和他们呆在一起,他很生气又感到委屈;另一处是要为亡妻超度时,把照片贴上墙后又撕开,将妻子前夫的照片贴到另外一边去——我以为很可爱,说明他是性情中人,因此才有了后来父子俩和解的可能性。

要说自私的爱,俄玛还更彻底些,她抛下现任丈夫和儿子,只为了完成前夫的遗愿,只是人们更容易为飞蛾扑火的爱而深受感动,在情感上忽略它的自私,实在点说,俄玛更爱她的前夫,超过她的现任丈夫和儿子,当然我并没有要批评的意思,她只是在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想要去完成最后的心愿,其实也是想借此排遣内心的巨大痛苦和恐惧,因为感到走投无路,并非不负责任,带着各种愧疚上路,人啊,就是矛盾、挣扎,互为亏欠......有人为爱赴死,有人因爱留下收拾残局,你说哪种爱更深?

死亡让一切都更为清晰,这或许就是死亡的价值。

有人不满于小孩那愤懑的眼神和无比倔强的熊孩子性格,其实更应该问的是他为何成了一个熊孩子?容中尔甲老师说电影的重点不在于朝圣,而是关于爱、人与人的情感,还有留守儿童......小孩的错往往因为大人的错在先,虽说不能随意过分的苛责,但重要的是你为孩子做了什么。诺尔吾把塑料袋套在头上,也许是对自己生命的厌弃,一种无足轻重感;途中他愤怒地对罗尔基吼到:“外公说的没错,你就是讨厌我,当初我要和妈妈一起去你家,你不肯......”,使我想起之前几天看的麦卡勒斯《伤心咖啡馆之歌》里叙述马西兄弟的那段话:“然而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。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。一颗受了伤害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: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,一样布满深沟。也可能,这样的一颗心会溃烂胀肿,以至于体腔内有这样一颗心都是一种不幸,连最普通不过的事也会轻易使这个人烦恼、痛苦”,被抛弃感可能是小孩内心最大的挫折;最后他爬上小山头远眺拉萨布达拉宫感到兴奋和欣喜,是终于有人对他信守承诺,所以在罗尔基给他剪头发时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:他只是不舍得把爸妈的照片留在那里,罗尔基看着那张重新粘合的照片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,感到无比惭愧,想着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孩的爱来得利落和纯粹。

这是两个男人的成长故事,俄玛在他们之间搭了一座情感的桥梁,父子俩因这条无法割舍的纽带得到教育和进入彼此的内心,很喜欢那张父子俩在篝火旁的海报,温暖炙热。有一次罗尔基训斥他,男人就要走前面,不要老躲在别人后面,每个男人都该有这样一场成长教育。

诺尔吾途中捡了一头驴,和他一样没了妈妈,他们一起相互陪伴、自我放逐,跋涉过沙漠,爬过雪山......每个男人也都该有这样一头驴,和电影开头的那只蝴蝶、结尾(很妙)他眺望似真似幻的布达拉宫一样,像是一场梦,一次奇迹之旅。

《阿拉姜色》是一首嘉绒当地的藏族祝酒歌,意思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......人生若梦,又有诸多真实的痛苦,还是不妨鼓起勇气,用歌声温暖彼此,一起走完这段死亡之前的旅程。

关注公号【电影客厅】,一起看好电影。

评论(1)

热度(17)